Nature Communication:牢牢占据中科院1区TOP位置,行业人称“小NC”

时间:2024-08-21 11:00:40 | 来源:佩普学术官网 | 浏览:13698

Nature Communication是本综合性期刊,目前最新影响因子16.6,牢牢占据中科院1区TOP位置,行业人称“小NC”。完全可以认为和PNAS、Science Advances是同水平的期刊。
然而即使是如此顶尖的期刊,国内学者对它的评价仍颇有争议。有人说它是顶刊,有人说是“水刊”,究竟为什么呢?

01年发文量

Nature Communication年刊文量可以用夸张来形容,每年都在持续增长,2022-2023全年刊文量甚至达到6953篇,难怪被吐槽为“水刊”。但是别看它发文量大,每年的接收率不到10%,想发一篇难如登天。

 

02国人发文量

再来看国人发文情况,自从Nature Communication升至中科院1区后,国人发文占比也水涨船高。在2016年国人发文507篇,发文量已经排名第二了。

2020年国人发文直接翻了近3倍,有学者反映过,一些课题组以前是一年一篇化学顶刊Angew,现在热衷发Nature Communication,虽然一年发三四篇,但是创新性和工作量远不如以前发Angew的时候。如果只是看重影响因子和分区,那么花那么多钱发小NC的意义是什么?

03审稿周期

其次是同行评审的审稿速度,官网给出了数据参考:作者从投稿到编辑首次做出决定:10天,第一次审稿意见给的很快,比其他大子刊时间快得多。文章从提交到接受:223天,半年以上的时间还是偏长了,又被很多人吐槽太慢,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好在官网也明确提出了对于审稿人评判的具体要求,让他们对作者提交的稿件评估更加公平公正,整个审稿过程都是公开的。

04认可度

虽然很多人说它是“最水”的Nature子刊,随手去网页搜索了几个,能在小NC上发文都是能登上知名高校首页或者是新闻网首页。

扬州大学农学院杨泽峰教授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成果:

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持续聚焦领域前沿,近3个月在《Nature》子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论文:

搜狐网发布北京林业大学钮世辉团队的研究论文:

当然小伙伴调侃“水刊”的根据也不是毫无道理,再强调一下关于小NC认可度不同,基于研究领域不同!生物、环境等领域的小伙伴要是能发一篇,就能“笑傲江湖”。像是材料、化学某些领域的大组,基本上就是拿它做个保底刊。

05版面费

Nature Communications是一本OA刊,文章被接收后作者需缴纳5090美元(约人民币36859),价格太昂贵也是被吐槽的一点。一个课题组要是能发两三篇,10多万就花出去了,光经费就能为难一批团队。

当然要是你的文章发不了大子刊的话,发Nature Communications其实并不亏。

 

06拒稿转投

还有一种说法。Nature出版集团旗下一共有50多本子刊,而Nature Communications就是“垃圾桶"。主刊和子刊淘汰的不要的、中不了的就往这里扔。小鹿去官网查看,确实有这个流程。整个转投流程是:投Nature被拒转投小NC,投小NC被拒转投Scientific Reports或者其他内部期刊,Nature集团现在又推出了比SR更低一档的一系列杂志,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到了极致

对于厉害的大牛,说Nature Communications“水”可以理解。但对大多数科研人来说,能在上面发文基本都能横着走。现在大家扎堆发小NC的更现实的原因是,每个学校/单位奖励标准不一样,如果发小NC奖励比发JACS和Angew多,更喜欢发小NC也无可厚非。